2018-09-18

评论:为什么丹麦皇冠进军中国养猪业,我们慌了?

爱猪网  

导语

一个规模化养猪企业,能主动学习的人少之又少,更别说哲学了,这或许是养猪行业最大的一个挑战。

文/魏天 (爱猪网记者/编辑)

行业人士对丹麦皇冠这个品牌并不陌生,很多规模化猪场的管理者去丹麦学习,多数考察团都会安排一两天去考查一下全球最大的猪肉出口商,它是丹麦“养猪王国”猪肉出口变现的“中间商”。最近因为它们的猪肉要通过阿里巴巴进驻中国,而开始备受社会、行业关注,一篇《4000万猪农慌了,全球最大猪企突然杀入中国》而引起了热议,虽然不及非洲猪瘟对行业的深度影响,但其中的一些描述和观点还是给行业带来了启发。

文章中描述了养猪领域“九个奇葩”,比如猪喝矿泉水、有法律,猪农有学位等。

其实这些奇葩对于养猪行业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当然,对于不了解养猪行业的行外人还是有几分吸引力,比如猪饲料可以人吃等。但对于行业的人来说,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九大奇葩”中的多数基本上我们中国养猪产业已经做到。比如,现在博士、硕士养猪已经很常态化,甚至一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进入了温氏、牧原等养猪企业,还有一些海归也开始涉足养猪业,比如广东德兴的姚燕青总毕业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过,其中一条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的,虽然我们知道丹麦的猪性能好,我们每年都有大批的猪场管理者去丹麦学习,但学到的多数养猪技术、养猪设备、种猪的育种等“术”层面的。我也看过很多国外学习归来的文章,但多数都关注在技术层面的内容。但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

就在皇冠,或者在整个丹麦,猪农不但要学习专业养猪知识,还要学习管理和哲学。这句话还是带来了一些行业启发的。

对于国内的规模化养猪企业来说,只有一些集团化养猪企业才会重视哲学思考,多数养猪企业都停留在管理层面,但就算管理层面其实也基本在浅层次。多数养猪人还是关注养猪专业知识,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内养猪人去丹麦,去欧洲学习,仅关注到了养猪技术了。

“形而上”的哲学的确难学,一般人也感觉没有什么用处,养猪就养猪,哪里有那么多门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技术是在每个人哲学思维基础上运行的,好比哲学思维是手机系统,技术是APP,系统版本低,APP开发再好也运行不流畅。所以我们国内很多时候,有世界上最好的种猪、最好的疫苗、饲料、甚至技术体系,但就是做不到国外的生产成绩,为什么?就是在管理和哲学这个层面上缺乏学习和重视。

其实多数情况下,一个规模化养猪企业,能主动学习的人少之又少,更别说哲学了,这或许是养猪行业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当基础设施越来越国际化,技术体系也越来越先进的时候,往往就是团队的管理能力。而管理能力高低其实就是和哲学思维能力,和团队或者组织的学习能力有关,而这个恰恰是目前国内养猪企业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