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深度报道 | 为什么这家企业80%以上的种猪已被龙头企业预定?

爱猪网  

导语

非洲猪瘟的暴发,常态化以及今年新冠疫情的蔓延,都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种猪育种工作滞缓。双重压力之下,许多企业的育种工作被迫中断,因为首先考虑的是活下去。加上非洲猪瘟后,中国生猪存栏量锐减,市场上健康度高、性能稳定的种猪实际上是比较稀缺的。但是这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大型企业瞄准市场空缺,加快资金、人才、技术投入,逐渐建立起高效运行的种猪组织体系。完善的种猪育种组织体系是保持育种长期有效的基础。随着各大企业对育种工作投入的加强,一个优质化、优胜劣汰的种猪竞争市场逐步形成。

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上海新农2020年预计对外销售种猪产能是8-10万,其中80%已被养猪龙头企业预定,剩余种猪资源也通过预售计划成功售出。上海新农的种猪到底有何奥妙,独得养猪龙头企业青睐?存栏量骤降情况下,上海新农为何能保证种猪产能,收获逆境红利?为解开这些问题,爱猪网独家专访了上海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育种经理宋欣先生。

育种思维的超前性与现实性

首先从育种思维的超前性层面来看,上海新农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早于非瘟出现。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性的战略思维,是战略思维中最难把握、又是最需要的,不能等到危机出现时才匆忙决策,那是危险的。非洲猪瘟对养猪行业而言是灾难性的,育种工作面临极大冲击。与许多企业损失惨重的困境相比,上海新农的保留量则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原因在于上海新农的超前战略意识。

据宋欣先生介绍,“上海新农的损失很小,这都得益于我们在2016年就开始着手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学习派普斯通和PIC的生物安全模式。我们之前跟他们做过很多交流,建立了新农的生物安全框架。非瘟之后,我们在原有安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升级,较好地应对了疫情暴发,帮助新农在此大环境下依然能够进行育种工作。”上海新农较为完善合理的内外生物安全制度和流程,把非洲猪瘟阻断在了猪场之外。对于育种的日常操作流程,则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在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育种的表型数据测定和收集不中断。这是上海新农生物安全战略思维领先于行业的体现,也因此保证了上海新农能在困境之下仍能实现良好的种猪产能。

其次,从育种战略思维的现实性层面来看,上海新农致力于将疫病净化与育种结合,提出选育新指标。我国养殖环境复杂,每次疾病的发生必定给行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实现猪群的健康养殖是行业关注的热点。“非洲猪瘟来之前,我们就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华中农业大学赵俊龙老师团队合作,进行联合研究。现在市场上首选的都是双阴性种猪,我们是在做疫病净化不多的企业之一,将净化的种猪群加以商业化,来保证高健康的种猪,这样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宋欣先生告诉爱猪网记者。育种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要求种猪育种研究工作要根据现实环境和未来可预见的市场需求为基础。疫病净化与育种结合,从种源层面就开始重视种猪的高健康度。

除此之外,上海新农于2016年提出了以健仔数作为产仔数选育,始开行业先例。一直以来,中国养猪普遍看重产活仔数指标。对此,CG全球育种总监Fields Gunsett认为,相比于关注产仔数,养猪人更应该关注断奶数和最终上市头数,否则产仔多但最后上市头数却不多,其中造成的损失将更大。上海新农早期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提出使用健仔数进行产仔数选育,综合考虑选育和育种指标。这是上海新农育种先知先觉的体现,也是育种思维的超前性与现实性结合的体现。

育种技术的创新性和尖端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养殖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生猪养殖在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新的突破。养殖要讲新技术,育种也要讲新技术,这是行业共识。国家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是其核心内容。育种本身就是创新,育种新技术是新上加新。上海新农公司化育种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公司对技术创新性和尖端性的追求。

从技术的创新性层面来看,研究育种新技术,根据基因组育种值选育。育种经历了三个时代,分别是:第一个时代,根据性状来选育品种。由于性状受环境影响很大,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育成一个品种需要较长的时间;第二个时代,根据分子标记来选育品种。但是分子标记距离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这种方法对育种品质难以维稳。第三个时代,基因组育种时代。基因组育种是目前猪育种领域的新热点,并将成为未来长期最大化提高遗传进展的育种新技术。基因组选育不仅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还可以在动物出生时或者胚胎期预测GEBV,从而缩短世代间隔。自引种之初,上海新农就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化育种团队,进行专业化育种。2017年上海新农加入国内第一批应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单位;2018年,依托王立贤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国内开展了全基因组育种。将基因育种技术全面应用到育种现场工作中去,利用基因育种进行产房选留、保育选留、育成选留、选种选配等环节的工作。

从技术的尖端性层面来看,打造全自动化生产基地,配备齐全的种猪测定设备。技术是一个宽泛的词,有优劣之分。为了提高产能优势,强调企业要掌握的是行业的优质技术、尖端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占领技术高地,才能掌握主动权。上海新农一方面在2011年至今先后引进了加系、法系大白和长白原种猪以及CG杜洛克原种猪,提升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建立了国内先进的种猪基因库,目前拥有四个专业化育种基地和一个顶级公猪站,为300万出栏做配套。除了硬件设施追求顶尖,软件条件也在不断优化。上海新农育种团队使用Herdsman育种软件,经过8年的持续专业化育种,取得了优秀的育种成果。得益于尖端技术的应用,繁殖性能和育种遗传进展每年都有较好的提升。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来源:上海新农

宋欣先生告诉记者,未来新农将致力于应用更多的革命性育种技术,如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育出生长性能更优秀的种猪。

育种服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

2017年,新农重启ERP系统建设,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实现集团化管控,在支持新农快速发展的同时,将经验及业务模式复制到产业,搭建产业生态圈,让上下游不同主体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新农的整个建设方案包括了六个核心领域的建设,其中第一个核心领域就是种猪平台建设,依托“新农+”信息中心,进行联合遗传评估。记者从新农官网获悉,新农养殖ERP系统的上线,实现了新农MES系统新农+与SAP系统的集成,打通了供应链与财务;基础数据实现了统一规范化管理,确保新农+系统与SAP系统基础数据统一;新农+与SAP实时数据同步、自动生成种猪资产卡片,并纳入SAP系统进行资产管理,自动化资本化和折旧处理;此外,实现一键成本核算,成本项目精细化至每个猪舍每天可以细分15个成本项目。

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的过程中,业界广为认同的一个说法是:企业战略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而IT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管道。新农在数字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高层能够意识到IT对于企业战略落地的价值,发挥了“一把手”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如果说服务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效率,那么服务专业化则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营销中“售后服务”的出现,是市场竞争所致的必然结果,当企业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营销战略会逐渐从产品转向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在整个企业营销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使命”,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入市场化起着积极的过渡与推动作用,更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体现差异化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又一法宝。专访中,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新农相较其他企业的种猪有何优势?”时,宋欣先生着重强调了专业化的新农种猪售后服务。对有需要的种猪客户,设立专业的服务人员进行育种技术和生产技术服务,以保障在客户场新农的优质种猪能够给客户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客户对专业化的需求,是为了能够在专业指导下“少走弯路、事半功倍”,这对于资金人力有限的中小客户来说尤其重要。上海新农从客户需求出发,利用企业的专业团队资源,提供种猪生产全程指导,解决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非洲猪瘟在国内还没有过去,甚至可以说形势依然很严峻。大型养猪企业在疯狂扩张,非行业内的大资本也纷纷进入养猪行业。在环境复杂化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双重压力下,实现逆境红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海新农的成功不完全是机遇,是在超前战略眼光下的步步为营。

文/罗金敏  (爱猪网实习记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