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猪公开课 > 猪场批次化生产管理实践
罗小锋: 猪场批次化生产管理实践
导读: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也将成为中国养猪模式的必然趋势。今天,武汉天种畜牧的副总经理、技术部总监罗小锋给我们分享猪场批次化生产管理实践,听听猪场批次化管理到底有哪些效益?
批次化管理是把母猪分成相同数量的组,每一组按照同样的规律生产,实行严厉的全进全出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批次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把母猪分成相同数量的组,每一组按照同样的规律生产,实行严厉的全进全出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批次化管理将原有的连续生产模式,每天都有的生产工作,比如断奶,配种,分娩,在较为集中的时间完成,并且间隔分明有规则,使传统连续式饲养方式变成工程化、流程化的有规律的生产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同期母猪在同一时间断奶、配种和分娩。第二个是母猪在生产周期中能够均匀的分配,每一组都有相同数量的母猪。第三个就是每两个批次之间的间隔时间相同。
批次化管理能实现均衡生产、便于组织管理、能改善猪群的健康并且利于控制疾病
批次化管理有哪些优点呢?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能够实现均衡生产;可以批量的出栏。这对于200-300头的小规模猪场来讲,对子猪的销售有很大的优势。第二个是便于组织管理。批次化管理能促进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能和设备利用率。第三是改善猪群的健康,能更好的实现全进全出,更好的消毒和清洗空栏。那么由于同一批间的差异小,便于免疫。尤其是四周批或者五周批,其中间产房有两到三周的时间处于空栏状态,没有子猪。因此,这对控制疾病的传播非常有利。
根据批次间的间隔时间,将批次化分为一周批、两周批、三周批、四周批和五周批。对于不同的批次化,选择批次化管理时应考虑什么因素呢?首先,在决定做批次还礼前要定好目标。考虑好是要得到更多的出栏,还是更高的产能或设备利用,又或者使为了控制疾病、母猪的健康等。其次,要了解批次管理的优劣点。第三点就是要根据猪场的大小来选择。比如说2000头以上的猪场不可能实现3周期的间隔工作,因为如果集中在4周期或5周期,那么每一批会出栏很多小猪,产房的工作量不好安排。因此,猪场规模的大小也决定着批次的选择。第四个是人员的素质,批次化管理对工作的计划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执行力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说断奶后的发情要达到95%以上,若达不到,批次管理就很难实现。因此,在这批次化管理过程中人员的素质达不到是很难推进批次化管理的。
不同批次可以饲养多少的母猪数呢?一周批,如果以三周的断奶模式,可以饲养667头;若28天断奶,可以饲养583头。两周批,如果是19天断奶,可以饲养833头猪;三周批,如果28天断奶,可以饲养583头猪。那么四周批和五周批,如果都是19天断奶,同样可以饲养833头猪。这就是不同的批次化管理,母猪与产房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批次化管理的生产安排。重要的生产任务主要有断奶、配种和分娩。一周批管理,每周都会发生断奶、配种和分娩。两周批管理,第一周会断奶,第二周会进行配种和分娩。三周批管理,第一周断奶,第二周配种,第三周分娩。那么四周批的话,第一周会断奶,第二周会进行配种和分娩,第三周和第四周就没有生产任务,任务比较轻松。每个生产任务不断如此循环,工作流程也很简单。
不同批次管理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一周批管理适合大规模农场,比较灵活,便于调整每天的工作任务。缺点就是对战略的要求比较高,每一周的任务都比较多,所以很难做到严格的批次化。两周批工作计划性强,效率高,农场的能源利用率高。缺点就是哺乳期的母猪不易入群,因为两周批的哺乳期只有19天,且哺乳期的空栏时间只有一天。三周期最大的优点就是,返情的母猪恰好落入到下一批次管理中,更好的工作计划,空栏时间更长,缺点就是产能的利用率低,对公猪的要求比较高,会有精液的浪费。四周批和五周批是适合小规模的猪场,产能利用率比较高,缺点一批的猪群体量比较大,规律返情的母猪不好安排。对公猪的要求比较高,精液有浪费,产房的空栏时间也不足。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模式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批次化管理方式,建议300头以下的母猪群选择四周批或五周批管理,500—1000头的母猪场建议三周批,工作比较安排;1000或2000头以上的母猪场选择一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