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品读汇 | 《猪病学》第11版之“经典猪瘟”篇(中)

天邦生物 2019-07-03 17:34:15

声明:本翻译文档仅用于学术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Peter D. Kirkland, Marie‐Frédérique Le Potier, and Deborah Finlaison(著)

李明明 郭海荣(译)

徐大为(校)

致病机理

CSFV主要通过口、鼻传播,在扁桃体内完成最初复制增殖。从扁桃体到局部淋巴结,再通过外周血液循环到达骨髓、小肠、脾脏和各级淋巴组织,一般在6天内可达到全身感染。    

在猪体内,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复制。感染后可引起免疫抑制,中和抗体在感染后2-3周出现。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减少是最先表现出来的典型变化(Susa et al.1992) 。CSFV相关的白细胞减少症与每一种白细胞亚群都有关,其中对B细胞、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影响最大。通过RT-PCR方法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后不久,淋巴细胞亚群就会出现凋亡。CSFV引起骨髓及循环血液中白细胞的严重损害表明,病毒通过间接诱导对感染细胞造成影响。例如可通过可溶性因子或者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这些并不是由于病毒或者病毒蛋白直接作用引起。研究表明,高浓度糖蛋白Erns在体外能诱导淋巴细胞凋亡(Bruschke et al.1997)。但是感染细胞上清不能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SFV感染能诱导迟发性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有关,但是真正的机制还不清楚(Summerfield et al.2001) 。  

在细胞培养时,大多数CSFV毒株不能引起细胞病变,也不能诱导产生a-IFN,实际上,CSFV的感染能增强细胞抗凋亡能力(Ruggli et al.2003)。观察证据表明,CSFV干扰细胞的抗病毒活性,提示在猪体内的可见病变可能与免疫病理学损伤有关。

CSFV与单核-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可引起一些介质分子释放,这些介质分子又促使疾病的发生。止血平衡失调和出血是由于CSFV感染产生的促炎症因子和抗病毒因子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所致(Knoetig et al.1999)。CSFV感染内皮细胞后释放的炎症因子在免疫抑制和吸引单核细胞促进病毒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ensaude et al.2004)。最新研究发现,CSFV可在树突细胞中复制,这些运动性较高的细胞可以携带病毒到达机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淋巴组织(Jamin et al.2008)。但仅CSFV感染的树突细胞和淋巴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而没有淋巴滤泡与环境中其它因素的作用还不足以导致淋巴细胞缺失(Carrasco et al. 2004; Jamin et al.2008)。

不同CSFV毒株旳毒力不同,导致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差异。逃逸宿主的先天免疫使得获得性免疫反应推迟并产生病理变化。比较基因芯片分析结果表明,CSFV可干扰干扰素的产生,激活旁路杀伤途径杀伤淋巴细胞,使得淋巴细胞减少,这些严重后果可能与宿主丧失干扰素产生能力有关(Renson et al. 2010)。

临床症状

急性CSFV感染后,初期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嗜睡、结膜炎、呼吸困难、便秘和腹泻交替(Cariolet et al. 2008; Floegel‐Niesmann et al. 2009)。在慢性CSFV感染中有同样的症状,但是病猪能存活2-3个月,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例如间歇热、慢性肠炎、消瘦等。

1.webp.jpg

一般情况下,最急性、急性、慢性及产前猪瘟症状表现形式都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但由于日龄、品种、健康状态及免疫状态等差异,对猪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CSFV的毒力是很难界定的(Depner et al.1997; Floegel‐Niesmann et al.2009; Moennig et al.2003)。   

从19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仅从临床症状诊断猪瘟一直存在问题,导致对爆发疫情的诊断延迟,于是给病毒充足的传播时间(Durand et al. 2009)。CSFV是能引起皮肤充血或发绀及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数种疫病之一,特别是感染了低毒力毒株,从临床症状上很难与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断奶仔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沙门氏菌病或香豆素中毒区分。CSF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是体温可达40℃以上(140℉),仔猪聚堆于墙角,仔猪临床症状比成年猪明显,成年猪的体温要略低一些(39.5℃,103℉) 。 

CSFV在妊娠期任何阶段都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是否导致流产或死胎取决于感染毒株和妊娠时间。然而,若在母猪妊娠50天-70天感染,出生仔猪会有持续的病毒血症,最初这些仔猪没有临床症状,但是会发生先天性震颤和被淘汰(Vannier et al.1981),这种感染被称为“迟发性猪瘟”(Van Oirschot and Terpstra,1977),这与反刍动物的BVDV相似,这种被感染的猪可持续向外排毒数月,是CSFV重要的储存宿主。  

根据病毒毒力和宿主反应不同,通常在感染CSFV 3-6天后出现临床症状,发生死亡或转为慢性感染。CSFV感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感染毒力较低的毒株时病程持续13-19天。感染中等或者低毒力毒株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这更增加了其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病理变化

CSF病程不同,其引起的病变程度及范围也不同。在急性感染时,病理变化主要是出血、常见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皮肤斑点状出血、喉头出血、膀胱出血、肾脏出血及回肠与盲肠连接处出血等。猪瘟的特征性病变是脾脏边缘有多处出血性梗死灶,但这种变化不常见,常见脾脏或扁桃体肿胀出血。在慢性感染时,盲肠或大肠有纽扣状溃疡,以及全身淋巴组织严重缺失。尽管血管内皮细胞有变性,但病变出血及炎性病变不常见或不存在。先天性CSFV感染会导致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先天性畸形,例如,肾脏中央不典型性增生髓鞘、小脑发育不全、脑过小及肺发育不良(Van der Molen and Van Oirschot,1981)。对近10年分离自欧洲家猪或野猪的6株CSFV与参考株(Alfort 187)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进行比较,在皮肤及皮下组织、浆膜、扁桃体、脾、肾脏、淋巴结、回肠、直肠、脑及呼吸系统,病变最严重的是淋巴结,其次为回肠的坏死灶及脑血管充血,因此,这些组织在猪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早期的研究报道中,CSFV引起的脾脏梗死和扁桃体坏死灶,目前并不常见,另外呼吸系统表现轻微或者无症状。

2.webp.jpg

诊断

在欧洲关于CSF流行研究表明,CSF的快速诊断和及时处理被感染动物是控制该病的关键,在被检测出来前流行的时间越长,其传播的机率就越大,应当认识到近期75%的CSFV流行病学诊断是靠农场主或兽医根据临床观察确定的。评价猪群是否有CSFV感染的标准操作流流程已经建立(Elbers et al. 2002; Floegel‐ Niesmann et al. 2009; Mittelholzer et al. 2000)。可是如果是用于猪场,临床标准的参考项目不能过于复杂。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消耗是两个有用的定量标准(Cariolet et al. 2008) ,体温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因为猪瘟在最初临床症状出现前或伴有高热发生。

因为猪瘟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所以通常需要实验室检测。由于CSFV、BVDV、BDV抗原相似,因此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已经建立的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病毒粒子(抗原或者核酸)或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尽管瘟病毒通用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阳性样品的检测必须用CSFV特异性诊断方法。实时定量RT-PCR(qRT-P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已有现成的检测瘟病毒通用方法和检测CSFV的特异性方法。针对不同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已成功用于病毒分离(VI)、荧光抗体检测(FAT)和 ELISA检测。    

在疾病爆发时不可能采用所有可行的检测方法,因此,可以根据流行情况和检测目的,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由于控制一场疫病爆发的关键是控制其在猪场间的传播,可以选择高敏感性、特异性及快速的qRT-PCR方法。因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检测抗体也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临床症状超过2周的猪群(Greiser‐Wilke et al.2007)。

3.webp.jpg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