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特别报道 | 牧原、唐人神等养猪企业纷纷加码产能的背后带来哪些思考?

爱猪网  

事件回顾:

2018年8月,中国首次报告非洲猪瘟。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黄保续介绍,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中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非洲猪瘟扩散速度较快,截至12月底已披露的疫情达到90余起,扑杀数量约100万头左右。除了扑杀措施,疫情发生后,国家迅速印发相关特急文件,要求与发生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国内的生猪调运基本已经停止。

6CF7C490A951E9C540DE1E264A62DA1AC11F2A67_size35_w640_h475.jpeg

行业洗牌,落后产能被清退

2018年,黑天鹅事件非洲猪瘟给猪场带来内部生物调整,非洲猪瘟事件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影响甚大,非洲猪瘟在中国养猪产业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对整个中国养猪产业的疾病计划带来了积极性的作用,也对养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生纵深影响,比如,在后非洲猪瘟时代的今天,猪场管理人员对生物安全更为重视、疫情导致供应奇缺,猪价将开始高位运行、养猪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尽管养猪人“谈瘟色变”,但受益于如今中国养猪业的疾病防控到位以及猪场管理的进步,不少企业并未大规模受到疫情波及。以唐人神为例,自我国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案例之后,唐人神加强主动排查监测,实施分区防控,建立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专用消毒设施和消毒工作团队,养殖场实施严进严出的报告制度,从源头上掐死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并且,得益于早期对养殖场的合理布局,唐人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猪调运。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不仅猪场幸免于难,而且在经历非洲猪瘟后,行业得到有力的洗牌,改变了国内生猪养殖小散乱的局面,有利于出清500头以下小规模不经济的养殖场,落后产能不断退出,消费市场有能力接纳先进产能。

因此,在唐人神1月14日对外发布的可转债预案中,显示公司将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为8.7亿元,其中将投入生猪养殖项目的资金高达5.7亿元,占比65.51%。对非洲猪瘟的得力控制,反而让企业在危机中窥见商机。市场的又一轮洗牌,使得国内生猪行情更利好。生猪养殖是比较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以大投入带动大产出,以精细管理降低综合成本。企业在此时通过募资扩大生猪产能,其若顺利实施,对唐人神今后发展百利而无一害:既保障公司2019年生产计划,实现2019年全年生猪出栏量160万头,进而可为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量300万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抢先扩产,方能占得市场先机

2018年12月3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新闻发布会表示累计扑杀生猪63万头,在行业层面,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的扑杀数量在持续增加,同时生猪禁运也或将长期实行,这造成了产区养殖户销售困难,从而导致母猪变肉猪销售,生猪产能进入消耗期,行业分析人士预计,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概率较大。

从2018年非洲猪瘟现象上看,其在客观上起到了去产能的作用。对养殖业而言,长周期对企业现金流考验增加,公司运营层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疫情防治更是对养殖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正邦科技的猪场环保建设中,可以看到一些运用现代科技预防疫情的影子:一方面,正邦组建了专业环保团队,为公司及客户提供猪场环保方案设计、环保投入筹划、环保设备采购与安装等服务,提升了公司环保处理水平,降低了环保成本;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在规模猪场及周边荒地发展“猪-沼-林”、“猪-沼-果”等绿色循环经济,将生猪排泄物通过发酵等工艺进行处理,制成生态有机肥,发展配套种植业,以适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从实践中有效预防并解决猪病,是非洲猪瘟带来的积极因素之一。而在解决生猪供应问题上,尤其在调运受限后,那些生猪主产地非疫区的养殖企业基本被限制跨省调运,压栏的结果正是猪价明显承压。而主销区不论是否出现疫情,由于供应奇缺,猪价必将在高位运行。分化之下,产能去化更呈加速之势。对于非疫区企业而言,销售压力以及疫病防控压力,使得养殖场扩产动力不足;而疫区更是因为亏损而加速去产能。当生猪被调入疫区省份时,大部分养殖场因阶段性涨价获得的扩产意愿与自身的增产能力并不匹配,新增产能将很有限。

所以,在刚踏入2019年时,大规模猪场纷纷开启扩产计划。从新五丰投资3亿元加码2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到牧原股份拟定增50亿元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都是企业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以求未来占得市场先机的举措。

去产能进程倒逼猪业重现利好

事实上,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以农村散户饲养为主体的养殖方式给产业化发展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其中又包括因技术和规模不够成熟而带来的食品安全、疾病防治和环保等问题。

受疫情影响、环保政策的压力,再叠加生物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绝大部分农村散养户将快速被清退,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集中。从这个层面看,其实是有助于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生猪年销量大概7亿头,所有的上市公司加起来总和却占不到6%-7%,行业集中度非常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行业中很多劣势明显的散养户。有行业专家表示,一方面,由于行业进步和政策趋严,种猪养殖、育肥规模等门槛都在提升;另一方面,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及散养户的抗周期性较弱,也导致更多农户离开传统养殖业。“因此,行业发展需要依靠规模化的企业来推动,产能也越来越向大型企业和专业企业聚集。行业已经开始洗牌,2019年的猪价将比预想中更早进入上行通道。

而这一产生在非洲猪瘟后的结果,让不少企业在2018年5月猪周期拐点后看到希望。不少企业家发现,猪业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未来两三年会迎来好时光。有调查报告显示显示,国内10家上市公司受到此次疫情影响。其中,大北农和双汇发展对涉疫情猪场进行了扑杀;新五丰预计全年亏损4500万元-6750万元;天邦股份、温氏股份加快出栏计划;牧原股份、雏鹰农牧、龙大肉食将面临销售均价下降;新希望与傲农生物则计划调整产业布局……种种扩产信号,暗示着非洲猪瘟洗牌后的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小散户被倒逼出场,行业集中整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对于非洲猪瘟的长期影响,其带来的去产能化是市场难得的发展机遇,适时利用好疫情下生猪供应不平衡带来的市场机会,于行业、于企业,也将是2019年的又一翻猪业繁荣“风景”。

(爱猪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