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存栏母猪3000头的规模猪场为什么选择圆支二联

动保频道 2019-04-15 09:31:58

文/蔣婉婷 (爱猪网记者/编辑)

由于非洲猪瘟仍无有效疫苗,因此持续的疫情将是今年乃至数年养猪业的最大风险。中国生猪业也由此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由于生猪产能锐减,倒逼国家政策调整,以提振产能;之前由环保因素催生的“南猪北养西进”格局也开始受到挑战。疾病讯号警惕了中国数以万计规模生猪养殖场,无论任何疫情,预防比治疗更关键。为给养猪企业带来最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在非洲猪瘟大背景下,爱猪网不断选择行业优秀生物安全实施的优选案例,帮助行业升级生物安全级别,本期案例分析,选取惠中生物在广东某规模猪场为试验场地,通过长期验证来帮助生猪养殖场预防并规避疫情。

案例一

在具备存栏母猪3000头的规模猪场中,由于过去该场原有圆环和支原体免疫程序繁琐,操作不便,育肥阶段猪群咳嗽,喘气等相关呼吸道疾病较多。考虑到在非瘟疫情肆虐情况下,当前猪场生产及疫情稳定最为重要,因圆支二联一针两防,简单高效等优势,遂选取370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评价与本场当前免疫疫苗间差异,免疫程序如表1所示:

表1各试验组免疫程序

biao1.png

在记录各阶段的生产数据后,得到以下结果。

试验结果:

1.转保育阶段生产指标数据

转保育阶段生产指标数据(表2)显示,在日增重方面,圆支二联较好,国产某圆环次之,对照组较差,由于试验季节并非圆环病毒和肺炎支原体高发季节,因此在转保育阶段日增重等方面差别并不显著。

表2转保育阶段生产指标数据

biao2.png

2.圆环抗体检测结果

二免后30天随机抽取若干样本数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送检测中心检测圆环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表3,图1,图2),圆支二联组离散度显著低于国产某圆环组及对照组,并且圆支二联组S/P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疫苗。表明圆支二联组PCV2抗体水平最高,且群体水平较为整齐,其次为国产某圆环疫苗组,而对照组疫苗相对较差。

表3圆环抗体检测结果

biao3.png

图1 圆环抗体阳性率

tu1.png

图2 圆环抗体平均值和离散度

4D79630A-7C38-4851-800A-644114646A03.png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试验季节及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导致试验前期不同疫苗对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圆支二联组生长整齐,残次率较低,从而验证了圆支二联疫苗的优势。另外,从抗体阳性率以及离散度结果上看,圆支二联组的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最高,离散度最低,总体评价最优,因此,免疫圆支二联组无论是生长性能及圆环抗体水平等方面都是最佳。

案例二

该3000头规模的猪场为了充分验证惠中生物猪圆环病毒2型、肺炎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SH株+HN0613株)(简称“圆支二联苗”)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次实地试验(不同场区)来评估不同圆环和支原体疫苗的免疫效果,以选择最佳的圆环和支原体疫苗种类,提高猪场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

选取342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免疫程序见表1,

表1各试验组免疫程序

案例二表1.png

记录各阶段生产数据,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结果:

1.生产性能分析(保育阶段)

表2保育阶段生产性能

案例二表二.png

从表2可以看出,圆支二联组在育肥阶段成活率与其他试验组差别不明显,但残次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

2.采血及抗体效价评估

首免后60d对各试验猪群前腔静脉采血,采样方法按每组20%的数量随机选取并固定耳标号采集2-3ml,分离血清备用。分离所得血清由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蓝耳抗体水平(表3)、阳性率(图1)、平均值以及离散度(图2)和圆环抗体(表4)、阳性率(图3)、平均值以及离散度(图4)。

表3蓝耳抗体检测结果

案例二表三.png

图1猪蓝耳抗体阳性率

案例二图1 .png

图2猪蓝耳抗体平均值和离散度

anlierru2.png

表4圆环抗体检测结果

案例二表4.png

图3圆环抗体阳性率

案例二图3.png

图4圆环抗体平均值和离散度

案例二图4.png

结论:

虽然育肥阶段圆支二联组与其他试验组成活率差别不明显,但其残次率低于其他组。该猪场检测圆环抗体水平进行评价圆环疫苗优势的同时,又针对性的检测试验猪只蓝耳水平的效果(据文献报道1,圆环疫苗的免疫结果会影响猪场蓝耳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猪场发生圆环病毒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率很高,加强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更有助于猪场蓝耳病的防控)。检测结果可知,圆支二联圆环抗体阳性率100%,平均值以及离散度均优对照组,而且也可以看出圆支试验组蓝耳抗体的阳性率、平均值及离散度同样是最佳的。说明,使用圆支不仅对猪场圆环和支原体有更好的防控,而且可以提高猪场蓝耳病的防控效果,使猪场更加稳定,因此,圆支二联值得选择。

文献报道1:Tanja Oprissnig et al. Journal of Veterinary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 2007

未标题-3(1).jpg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