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丨走出低谷或还需时日 如何破解“猪周期”魔咒?

猪业资讯 2021-12-24 16:15:11

资讯logo.jpg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猪肉消费约占到我国肉类消费的六成,“猪周期”已成为影响人们吃肉幸福和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证券日报》记者日前就“猪周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爱恨“猪周期”

对于普通大众,“猪周期”的影响无非就是能不能愉快地吃肉,而对于养殖户,对“猪周期”的把控,甚至关乎企业生死。

“赔惨了,养这些年猪,头一次给猪都过‘生日’了。”辽西山区小养殖户李先生所说的给猪过生日,指的是猪养了一年多时间,而正常情况下,生猪五个月左右就出栏了。

“现在这些猪都养了快一年半。”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这些猪光猪底子(指仔猪)就1700元/头,今年该出栏的时候,毛猪(生猪)价格掉到5元/斤左右,连猪底子钱都卖不出来。”

李先生所在的村子还有四户像他一样的小养殖户,规模都不大,多的四五十头,少的二三十头。上一波的火爆行情,大家都赚了一笔,所以去年下半年即便仔猪涨到了1700元,他们补栏时也丝毫没有犹豫。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今年猪价急转直下,到了该出栏的时候,连买仔猪的本钱都卖不出来。不卖等行情,则还要继续投入喂养成本,而且生长速度也越来越慢,如果不续养当时就卖掉,则意味着认栽出局。

“好在十月末行情回来了一些,剩下的这部分猪,可以卖个好点的价钱,至少不像前期卖猪赔得那么多。”李先生讲道。

其实养猪的烦恼并不只困扰着这些小养殖户,大的养殖企业也是如此。据三季报披露数据,生猪养殖板块整体陷入亏损,几乎无一幸免。而在前几波周期中,也有拥有较大养殖规模的企业,因为多方面原因没有捱过市场寒冬。

“这些年有人凭着养猪登上财富榜,也有人因为养猪而赔得倾家荡产。”新热点财富创始人李鹏岩跟《证券日报》记者讲道:“这就是‘猪周期’的魔力,赚的时候有多香,赔的时候也可能就会有多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认为,从大的角度,“猪周期”不论是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猪肉市场稳定造成伤害,特别是猪价周期性暴跌时,通常大量出栏生猪,给养殖业以重创,对此后产能恢复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猪周期”从何而来?

涨涨跌跌的猪价,起起落落的市场,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掌控“猪周期”,国海证券认为,“猪周期”形成的本质是供需错配。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生猪养殖现状来看,每隔三四年养殖户从赚钱到亏损的行情便反复出现。

看懂经济平台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认为“猪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猪肉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信息不对称,供给往往滞后于需求,供给的变化滞后于需求的变化。

“我国猪肉消费市场和猪饲料市场较为分散,以猪肉供应为例,既有大型养猪企业,又有一家一户的散户。现实中,一家一户的散户没有相应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也不能制定和执行对应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计划,错配了猪肉的供求和猪饲料的供求。”王赤坤认为这些错配造成猪肉供求和猪饲料供求关系失衡,最终表现在散户型“猪周期”的出现。

王梅婷认为,猪肉生产从能繁母猪仔猪繁育、育肥、出栏到屠宰全程耗时近一年,而猪肉的存栏量、母猪存栏量都受此段时间内猪价影响。且生猪、母猪扩张受限于客观生物规律,调节比较慢。加上大量存在的散户,其决策基本依赖于当期猪肉价格,没有前瞻性,因此就会出现价格低时大量清仓,价格高时疯狂补栏的行为,客观上也加剧了“猪周期”。

规模化不是灵丹妙药

规模化以提升行业集中度一度被视为平抑波动的重要途径。不过,实践中,规模化也并没有完全消减“猪周期”影响。近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2000年以来的五次“猪周期”,波动的幅度甚至在逐轮加深。

“其实不光中小养殖户,一些大企业在高景气度时,也很难抵御超额利润诱惑。”李鹏岩告诉记者,去年疯狂补栏扩张行列中,也不乏大型养殖企业身影。一些大型企业年初判断生猪仍将呈现供应偏紧态势,认为行业红利期将得以延长,正是集体错判导致生猪产能超预期增长,才会有后来的价格急跌。

“目前几大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已全部出现亏损,这说明依靠规模化也不能避免亏损。”柏文喜表示,养殖规模化其内核还是传统的规模经济原理,也就是以规模化提升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而提升毛利空间,增强企业避免亏损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抗周期能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规模经济在给定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模式下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就成了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还有外部性问题,而当市场价格在周期推动下下降到行业整体成本以下,连成本最低的企业也出现亏损时,产能出清就成了价格恢复的唯一途径。单单依靠养殖规模化避免不了亏损。

华金证券对海外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研究后得到结论,并没有看到猪价波动幅度伴随规模化推进而出现明显收窄迹象,而且猪价依旧呈现周期波动。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生猪行业规模化进程中,没有发现“猪周期”的时间长度与规模化之间有明显的规律关系,未见“猪周期”时间长度伴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升而被逐渐拉长。

如何熨平猪周期影响?

既然“猪周期”很难完全避免,如何应对和减轻周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养殖行业和行业内的企业就尤为重要。

“规模化并非毫无益处,其相对降低了成本,让企业具有更强的抗周期能力。凭此生存足够长时间,来等待高成本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后,再获得超额的周期性利润,以回补之前的周期性亏损。这也是一些长命企业的生存与赚钱之道。”柏文喜认为要在强周期行业中赚到钱并生存下去,除要把握好周期节奏,赚到周期性利润,以及强大的现金流与流动性管理能力等优秀运营能力外,还要通过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来降成本,提升毛利空间。此外,养殖企业还需要提升企业的风险转嫁能力。

王梅婷认为,一方面要建立清晰、透明的统计制度,准确把握生猪存栏量等关键数据,使市场主体有清晰明确的预期,另一方面要健全金融市场,使得利益各方能够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方式熨平“猪周期”大起大落的影响。

王赤坤认为政府可以在解决猪肉供求和猪饲料供求匹配上下功夫,减少散户型猪肉供求和猪饲料供求错配和错位。增大猪肉收储力度,在出现猪肉供求和猪饲料供求出现失衡时,利用收储能力调配市场供求。

“经过长期、多轮周期的淘洗,目前存留下来的农牧行业巨头无不呈现跨领域垂直整合的企业形态,并形成农牧工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柏文喜告诉记者,“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更长的、跨细分领域的产业链间的交叉补贴与风险转嫁,来提升企业对抗周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从食材到食品,利润是很稳定的,公司坚定地向食品型公司转型,就是因为食品业务离消费者更近,可以更好地体会和感受市场变化,而且这部分利润非常稳定,相当于给前端周期性业务加了一个稳定之锚,上了一个保险。”禾丰股份总裁邱嘉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纵向一体化、横向产业内相对多元化,是头部企业必由这路,公司从做饲料,到做肉鸡、做生猪产业,是牧业领域的相对多元化,到最后进入屠宰、熟调等食品深加工业务,是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上的不断延伸。”

今年前三季度相关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在此轮周期中,部分业务相对多元、产业链条更长的农牧企业虽然业绩也有下降,但由于有其他业务反哺,很多企业并未出现整体亏损。

走出低谷或还需时日

在十月份猪价触底后,十月末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均出现持续回温,生猪养殖是否将由此走出低谷?

王梅婷认为价格回升一方面是季节性的猪肉消费需求扩张,另一方面也是大规模猪肉收储的结果。由于生猪存栏量等仍处于相对高位,王梅婷判断目前的猪肉价格反弹还是短暂的。

邱嘉辉认为一是由于行业之前对中秋、国庆期间消费量与价格提升的过高预期,造成9月份踩踏性出栏,10月份供给量相对偏紧;二是南方大肥基本出尽,北方大肥存栏已经不多;三是9月份屠宰企业公猪宰杀比例提升,说明母猪去产能阶段已过高峰期;四是国家储备肉的心理拉动作用,此后曾出现期货现货相互拉动。此外,部分屠宰厂仓储抄底轮库操作,对毛猪价格也有一定拉动作用。

邱嘉辉认为行业大周期下,养殖、屠宰、仓储、贸易等产业链各环节放弃彼此间的博弈,涨价就成为共同利益需要。而生猪价格的上涨,反过来也一定程度促成养殖端对生猪的惜售。

华金证券认为,大型专业养殖户和专业化养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生猪养殖是其重要收入来源,在压缩产能和停产的动作上,无论是能力还是意愿均比个体小养殖户要弱,因而行业低谷去产能的速度会更慢,行业亏损幅度更大或亏损持续时间更长。据2021年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华金证券认为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根据生猪生产时间周期,在后续不发生严重生猪疫情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国内行业仍将经历一段亏损期,来实现产能的进一步去化。

邱嘉辉认为在前几轮周期中,即便低谷期也会出现累计1至4个月的盈亏平衡点以上的价格行情,而据畜牧业协会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出栏量仍趋于高位。

“母猪存栏量始终是一个灰匣子,尤其后备母猪数量是极其不准确的变量,在后备母猪存栏量严重超量的情况下,能繁母猪的变动范围对周期性预警的作用就被大大削弱了,甚至容易产生误导。”邱嘉辉讲道。

无论如何,让养殖户快快乐乐养猪,让群众幸幸福福吃肉,都需要一个更健康更高质量发展的农牧产业,而如何对抗“猪周期”,行业无疑也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