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振兴和玉米进口配额政策,人大代表林印孙表达了哪些观点?

饲料频道 2019-03-11 10:16:28

乡村振兴可以说是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而要发展农村经济,一定要有企业引导和带动,民营农业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在乡村振兴中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

乡村振兴根本靠产业的发展

林印孙表示,要实现乡村振兴,除了需要政策支持外,另一个重要的根本是靠产业的发展。

“不少人认为农业战线长、收益低,又辛苦。因此,不少投资资金在房地产、矿产等项目上扎堆,对农业项目敬而远之。”林印孙认为,实际上,农业项目是最稳、最保险、最利国利民、最细水长流的项目。农业大有可为,大有必为。关键是要把农业企业做大、做成规模、做成航空母舰、做到行业前列,就能产生规模效益。

林印孙表示,农村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不仅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依托,而且可以开发出不少新产业。新时代新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全民旅游、全域旅游势头强劲,什么都可以成为商品、成为卖点、做成产业。

林印孙认为,乡村完全可以把规模化种植做成风景,把当地特色产品做成旅游商品,将乡村打造成农业旅游点、农村生活体验点,满足城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林印孙说,“因此,农业企业可以在打造特色小镇、乡村特色产业、特色食品、特色文化等方面努力,把丰富的农业资源挖掘出来、开发出来,使它们成为商品、成为卖点,把它们做成红红火火的产业,振兴乡村经济。”

a7bcc8df149849ce9b7e6a42c064968d.jpg

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图片居中者) 正邦集团供图

民营农业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工程,要通过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扎根乡村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有广阔的空间。

林印孙表示,农业企业要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以企业的“三化”,提高“三农三化”,即农村组织化、农业专业化、农民职业化水平。

一是通过企业工业化,促进农民职业化。以企业为龙头,实施工业化生产,扩大以场带户覆盖面,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吸引农户就业,成为农民工人,成为职业农民。

二是通过企业规模化,提高农村组织化。加快土地流转,通过规模化,提高农村生产力组织化,推动专业化、机械化、品牌化。我们要把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把利益链条拉长,做品牌农业,让农民充分享受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应得利益。

三是通过企业标准化,提高农业专业化。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促使养殖场、林场等污染排放达标。科学推进“种养结合”生态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坚持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有机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建农产品绿色品牌。

建议改革玉米进口配额政策

除了乡村振兴的话题,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也成为了两会期间热门话题之一。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9日称,中美双方正在磋商以达成一个协议,取消所有相互加征的关税。其实,对于一些饲料企业而言,他们的主要原料是玉米,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进口配额受到限制,可能会影响到饲料的生产。那么正邦会不会也面临这样的烦恼呢?

林印孙表示,国家把玉米、水稻、小麦当做主粮,也是国家实施的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现在一些人都不吃玉米了,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因为相对国外来说,我们的种植成本还是比较高。中国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种植成本,造成我们的玉米种植成本比美国高30%左右。而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势必会影响养猪的饲养成本。30%是非常高的数字,这造成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因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国家对玉米进口进行控制,比如2014年进口玉米量相比2013年还是下降了。我们依靠自身种玉米来搞养殖。

不过,从现有情况来看,这个政策已经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土地有限,水稻、小麦要保,玉米又要保,土地的压力太大了。土地没有生息,有的地方都是种植两季、三季,土地越来越贫瘠,粮食的生产成本反而更高。玉米的生产成本高了,又影响养殖业的竞争力,使得我们的肉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势必会影响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竞争力。

同时还表示,我今天也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国家要调整。如果玉米作为辅助的粮食,主要用于饲料用粮,这样有利于中国家畜、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肉食品的生产,也让我们的产品可以跟国际养殖业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现在,玉米作为主粮,不放开,我们必须在国内购买价格比较高的粮食作为饲料原料。另一方面,又向国外的肉产品放开市场,我们中国的企业又承受不了,两方面都失去竞争力。

(资料来源于网络,由爱猪网编辑综合整理报道)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