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 饲料禁抗到养殖无抗,生猪养殖要如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猪业资讯 2020-08-10 18:08:48

转载文章版头.jpg

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明确了饲料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过渡期后,中国饲料“禁抗令”开始正式全面施行,2020年7月1日起,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商品饲料。

禁抗令实施,令养殖产业链受到普遍影响,经过淘汰升级的饲料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对处于产能恢复爬坡阶段的生猪养殖行业来说,饲料全面禁抗是继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后,面临的新一轮挑战另一方面,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过度应用导致其对公众食品安全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饲料禁抗、养殖禁抗已经成为国际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中国农牧企业以及畜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过去几十年里,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掩盖了养殖行业粗放式运行的弊端。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多方调查采访发现,已有不少饲料、养殖企业包括中小养殖户,都在积极准备应对行业转型升级,多家头部企业研发出了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替代方案和养殖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在禁抗时代已经开启的当下,短期的冲击和阵痛,将换来整个产业链更健康、高效的发展。

u=27791380,2761541190&fm=11&gp=0.jpg

饲料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事实上随着饲料行业总产量在2012年进入平稳发展期后,过去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型扩张模式在面对养殖规模化提高、饲料企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行业集中度开始不断提升。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下称“中饲协”):饲料企业总量从高峰期的16454家下降至2015年的6000多家。智研咨询2019年11月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饲料加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称,饲料行业的集中度还在不断提升,效率高、规模大、做产业链价值的优势企业正加速占领市场,未来两三年总数可能降至3000家。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带来了持续性影响,行业内的中小饲料企业八九成的利润来自猪料,这部分企业的退出必定加速行业集中的速度,非洲猪瘟、禁抗限抗、环保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将推动优势饲料企业迎来行业巨变中的机遇

另一方面,全国饲料产能正逐步向主产区集中,2019年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9个,按产量排序分别为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江苏、河北、湖北、四川、湖南,比上年减少2个,其中山东和广东两省饲料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在千亿以上;全国有12个省份产量同比增长,其中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5个西部省份增幅超过20%。

目前国内产量上千万吨的饲料企业中,新希望六和拔得头筹,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饲料销量1872万吨,同比增长9.9%,产量创历史新高,已经成长为饲料销量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龙头企业。由该公司首推的生物环保饲料销售也实现了翻番至210万吨。与此同时,该公司去年饲料毛利润达到34.37亿元也创下了新高,同比增长14.50%。

timg.jpg

替抗功能性添加剂需求爆发

随着饲料禁抗令实施,具有替抗作用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需求有望爆发,预计市场增量空间可达近百亿元,较现有规模提升一半以上。这一趋势从全国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快速增长可见一斑。2019年全国饲料添加剂产量1199.2万吨,同比增长8.2%。其中,氨基酸、维生素产量分别为330万吨、1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5%、14.7%;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16.6%、19.3%。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在可用范围的中药、有机酸、生物酶等类型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并不能完全代替抗生素的作用,需要配合饲料的营养精准配比、适口度提升等方面的改善以及养殖环节的高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养殖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呈良性增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院院长周桂莲7月初在“2020饲料工业发展云峰会”上也表示,在饲料不添加抗生素的前提下,饲料企业和养殖客户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动物肠道健康和提高动物免疫力,禁抗不等于替抗,新希望六和没有完全把饲料研发的工作重心放在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上,而是重点研究母子一体化营养、原料加工工艺等更深层次的方面,最后才是替抗产品。

禁抗攻坚战:难点在养殖端

全面禁抗从饲料禁抗开始,对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都是挑战,但相对而言饲料行业面临的困难小一些,因为“禁抗令”实施的难点不在饲料端,而在养殖端,禁抗的成败取决于养殖端能否适应这一重大转折并成功实现无抗养殖。禁抗的效果则体现在消费端,相关原料加工的食品能否通过抗生素残留检测。

timg (1).jpg

特别是当前处在中国生猪产能恢复的爬坡阶段,对以往中小企业和散户为主的养殖行业来说,失去了饲料中抗生素的加持作用,只有快速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改进生产管理模式等综合养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才能在养殖环节不过多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降低猪只的发病率,避免生猪产量出现大幅下滑。

禁抗给养殖环节带来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各项成本提升,主要包括养殖环境改善投入增加、养殖过程中治疗用药成本增加、料肉比增加等方面,同时还伴随着生长周期拉长、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他认为,目前生猪存栏和能繁育母猪增长都处在恢复阶段,猪肉供应依然总体偏紧,禁抗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产能恢复难度,导致一些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中小养殖企业产量下降,还有可能会刺激它们加大养殖中的抗生素使用,多方面成本的增加将直接传导至猪肉价格。

据不完全统计,玉米价格由1月初1840元/吨左右涨至8月初2300元/吨左右,涨幅在500元/吨左右;豆粕价格从1月初的2860元/吨左右波动涨至3000元/吨左右,涨幅在100~200元/吨。饲料原料成本以及禁抗等因素带动了饲料价格上涨,推高了养殖成本。

“中国养殖模式以自繁自养为主,尽管当前成本上涨,养殖收益仍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饲料成本变动不会对生猪产能恢复有较大影响,影响猪价的主要是供需,而当前供需形势明显好转,8月开始猪价涨幅已经回落,部分主产区有小幅回调,随着国内供给进一步恢复,猪价将会逐步回落。”朱增勇称,对养殖户来说,面对饲料禁抗和成本上涨,最重要的是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从提高PSY、饲料转化率和疫病防控着手,提高猪只的成活率,减少单位养殖成本,降低饲料消耗量,才能获得更好的利润

禁抗尝试上,国外丹麦、瑞典等西欧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禁抗,但也大都经历了禁抗初期饲料无抗而养殖环节给药增加的过程。

中国从饲料禁抗到养殖无抗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三个关键节点需要突破:首先,中国刚刚步入饲料禁抗,要实现整个养殖无抗还有一段路要走,来自政府和行业协会层面的整体助推非常关键,比如对于无抗猪肉和有抗猪肉的肉品实施定价分级,良好的利润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提高对无抗肉品的认知,进而倒逼企业推进无抗化养殖。其次,是要通过更精准均衡的饲料营养来提高猪只的肠道健康和免疫力,该公司于今年2月推出了“5H无抗动物健康解决方案”,重点关注肠道健康和免疫健康。这个方案涵盖饲料健康、营养健康、肠道健康、免疫健康和农场健康五大方面,是一个全流程的无抗解决方案,饲料企业未来不能只做饲料,要结合养殖过程中的需求,整合资源为下游提供应对饲料‘禁抗’和非瘟双重挑战的整体解决方案, 而不仅仅是饲料产品。” 此外,养殖端的管理升级,构建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也是减少养殖时抗生素使用的重要一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