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塞尼卡谷病毒疫苗研发中取得重大进展

养猪技术 2018-01-25 11:04:35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流行病学创新团队在塞尼卡谷病毒疫苗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首次报道了塞尼卡谷病毒疫苗的创制及其评价结果,相关结果“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ofan inactivated cell culture-derived Seneca Valley virus vaccine in pigs”(细胞体外培养制备塞尼卡谷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力研究)于2018年1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Vaccine(疫苗)发表。

微信图片_20180125110835.jpg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 SVV)属于小RNA病毒科塞尼卡病毒属,也是该属的唯一成员。SVV首先在美国于2002年在细胞培养基污染物分离,最初被定义为溶瘤病毒,但后期证实其能够感染猪,引发猪的原发性水泡病。SVV感染引起猪的鼻吻、蹄部冠状带的水泡病变,同时伴有跛行、厌食和嗜睡等临床表现。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引起的临床症状无法区分。其传播特性与口蹄疫病毒类似,且与口蹄疫病毒存在混合感染,严重干扰了口蹄疫的防控。自2002年确定以来,SVV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零星散发,但自2014年年底后,SVV先后在多个国家大范围流行,先后在美国(2015、2016、2017年)、加拿大(2007、2011、2015、2016)、巴西(2014、2015)、哥伦比亚(2016)、中国(2015、2016、2017)和泰国(2016年)流行。2015年传入中国以后,SVV先后在福建、广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等12个省份引发疫病。然而至今全球仍无商品疫苗可用,仍处在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被动防控甚至失控状态,因此开发高效疫苗至关重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流行病学创新团队郑海学博士等长期致力于口蹄疫高效疫苗的研发,发明了口蹄疫病毒单质粒拯救系统,突破了流行毒株自然属性限制,实现了种毒的抗原产能、稳定性和免疫效力等多种性能的提升,已经获得获新兽药注册证书4项(一类新兽药1项)、临床批件2项,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口蹄疫反向遗传技术疫苗的产业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基于前期疫苗研究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利用多种细胞体外分离并筛选了SVV制苗种毒,攻克了SVV攻毒模型难以建立的难题,建立了SVV抗原体外大规模制备和浓缩纯化的技术体系,筛选了高效的疫苗佐剂,制备了国际首例SVV疫苗,并证实制备的疫苗可以对SVV的感染提供高效的保护力(2 μg/dose,保护率100%),每头份疫苗PD50为10.81~11.21,为实现该疫苗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YK4N58N6%1IPOK9$0B~KT.png

杨帆和朱紫祥为本文的第一作者,郑海学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501213)、农业部948项目(2015-Z6)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前沿引导、创新工程和重点成果培育等项目的资助。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