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人管理2万头猪的猪舍到底长什么样?

猪场频道 2017-01-10 10:12:09

养猪能否成为一个既能满足消费者口腹之欲,又能与环境友好相容,并且干净体面的行业?花了7年时间,丁磊和网易味央的团队给出了一个答案。

建造一幢尊重猪的自然本性、同时又能实现大规模集约化饲养的猪舍,成为网易味央进入养猪业的首要任务。而其中的猪厕所系统是网易味央团队最得意的研发成果之一,一举解决了养猪行业曾经最大的痛点——脏、臭、潮湿。

听到人的脚步声,猪舍里一阵骚动,一群黑猪争先恐后地挤到窗边,好奇地往外看。网易农业事业部负责人倪金德伸出手去,几个猪鼻子马上拱过来。"它们这是在打招呼,表示友好。"倪金德解释。

1.jpg

网易味央猪场的猪

在丁磊宣布养猪7年之后,记者探访了位于浙江安吉的网易味央猪场。与其说是一个猪场,不如说这是一个大型的实验室,养猪的每一个环节在这里都被推倒重来,从零开始。当它最终成形时,已经打上了网易和网易味央的烙印。


2.jpg

网易味央猪场

要一所房子,冬暖夏凉

隔着玻璃窗往猪舍望过去,第一印象是宽敞明亮。这一印象有大半要归功于建筑给人的直观感受——高大的斜坡式屋顶,干爽洁净的地面,屋顶之下生活着网易味央的黑猪。它们看起来悠然自得,无忧无虑,对待陌生人热情友好,看不出圈养动物的焦虑和暴躁。宽敞的空间足够它们吃饭、睡觉、游戏、打闹,定点上厕所,还能走到矮墙边与"隔壁邻居"说几句闲话,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

但倪金德还觉得不够,他们还给它们投放了网易味央特制的玩具,给"猪生"增加更多乐趣。

猪场自规划之日起就有一个核心理念:幸福猪产放心肉。参照人类的标准,幸福就要吃得好、住得舒服,以及健康快乐

建造一幢尊重猪的自然本性、同时又能实现大规模集约化饲养的猪舍,成为网易味央的首要任务。

网易味央请来了清华大学的专业团队,完成了1.0版猪舍的设计。虽然已经超过目前传统猪舍的技术水平,但还远未达到网易味央团队的目标。在1.0版基础上,不断地实验、改进,网易味央设计完成了2.0版的猪舍。闻不到臭味,看不到污水,颠覆了通常概念中关于猪舍的所有印象。

如今这些看似简朴的建筑,隐藏着许多小秘密:

比如,整体建筑是钢结构的,可以快速搭建而不产生粉尘;

比如,屋顶涂覆了氟碳涂料,防水、耐高温、抗腐蚀,性质稳定;

比如,生猪和母猪的猪舍是分开的。"母婴室"在上风处,成年猪住在下风口,相隔近500米。娇弱的小猪会先在"幼儿园"里适应一段时间,再下山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比如,屋顶有两层,屋脊有气楼。双重开关控制着屋顶与室外、屋顶与室内之间的空气流动。风压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猪舍内部,同时实现降温。用倪金德的话说,"空气出得去,雨水进不来"。看上去密闭的猪舍里,其实充满了安吉含氧量极高的空气,冬暖夏凉。而所有这一切都无需消耗太多能源,只是在建筑设计上最大程度地尊重并利用了自然环境。让

用上抽水马桶成为网易味央的创举

猪舍的一角是网易味央团队口中的"猪厕所"。乍看只是平地上的一个大栅格,像大号的下水井。但在猪舍边观察一会儿就会发现,黑猪们会定点到这个角落来上厕所,哪怕有别的猪上来拱它,它们也会死死站住,上完厕所再走。如果厕所暂时没空,后来的猪甚至会排队等候。

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的人往往会很惊奇:猪竟然会定点上厕所?

"其实猪是很爱干净的,而且非常聪明,只要人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空间和环境,它们的行为完全可以训练。而且那些格子我们也是经过研究的,保证栅条间的距离能让排泄物顺利地掉下去,又不会伤到它们的蹄子。"

不过,网易味央团队引导猪这样上厕所,还有更大的原因——集中收集排泄物,缩短排泄物在猪舍内的停留时间,始终保持猪舍的干净清洁。在栅格地板下面,是网易味央自主研发的设备——猪的抽水马桶。与人类使用的抽水马桶原理类似,通过虹吸作用把猪的排泄物吸入地下管道。

废水、废气、废渣,在环保处理中心经历沉淀、分解、过滤,最终以无害的姿态"重返人间"。废气净化后混合了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完全没有异味。废水净化为清水,单看水质指标,胜过饮用水标准。这些水用来冲洗猪舍和猪用抽水马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废渣和污泥转化为生物肥,给猪场的农作物施肥,改良新开垦的田地。咖啡色的肥料像木屑一样松软,没有任何气味。外行人看不出好歹,周围村民却十分识货,生物肥一产出,马上就会被订光。

这套猪厕所系统是网易味央团队最得意的研发成果之一,一举解决了养猪行业曾经最大的"痛点"——脏、臭、潮湿。无论海内外养猪业的同行,还是其他行业的访客,对这套系统都是啧啧称赞。2016年10月28日,台湾养猪大王、福昌猪场董事长杨正宏闻讯赶来参观,认为"单凭这个猪厕所,你们养猪已经成功了"。

猪场所在的浙江安吉,是一个以青竹、白茶盛名的地方,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发源地。7年前,丁磊和网易味央团队从浙江全省的48个备选地点中挑中安吉的这片荒地,成为安吉优越自然环境的一个佐证。于是,"不能破坏环境"成为地方政府、周边村民对猪场落户提出的首要条件,也是网易味央团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7年过去,猪场以接近"零排放"的状态赢得了认可。

绿色饮食与智能化管理

"给猪吃什么"这个问题起初一直困扰着网易味央的团队。丁磊知道以后建议:你们去问问农民。

于是倪金德带着团队去向周边村民讨教。同时,网易味央团队找来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所有国外先进农场和农业企业生态养猪的资料,埋头学习。国内外众多专家合力研究,为猪的食谱确定了几个关键词:天然谷物、粗粮、液态饲喂。

接下来是"怎么吃"的问题。人工饲喂有诸多弊端,要耗费大量人力,会弄脏猪舍,不能保证每头猪都吃饱吃好,还会增加猪患病的风险。身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必然的选择。

如今在网易的猪舍里,安装着从德国进口的自动饲喂系统,管道里流动着精心调配的"大餐"——将各类天然谷物、蔬果、杂粮打碎后,混合着农场的深层地下水,搅成稠粥。为了让每头猪吃到的食物都一样浓稠,网易味央团队还在进口设备里加上了特殊螺纹,让饲料可以一边流动,一边旋转搅动。这个小装置,是网易味央团队7年来作出的无数改进之一。

网易的猪从此过上了饭来张口的日子。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吃的是不同配方的食物,还能时常吃上猪场自产的栗子、番薯等时鲜货。

研究还表明,猪与很多哺乳动物一样,有情感需求。在听到音乐时,猪会觉得心情愉悦、放松。网易味央团队反复实验后发现,舒缓的轻音乐最符合猪的"音乐口味"。于是,猪舍里又装上了"音响系统",在猪的吃饭、活动时间以及不同的猪舍,播放着不同的背景音乐。特别是在猪怀孕、妊娠、分娩以及小猪的生长阶段,听音乐效果犹佳。

对比之下,网易味央团队的成员经常自嘲"人不如猪"。

在吃和住之外,互联网基因渗透在猪舍的每一个角落。

仔细看猪舍里的猪,会发现每头猪的耳朵上都有一个亮晶晶的耳标。这是电子身份证,里面记录了它们从出生到最后走上餐桌的一生。耳标采用无线射频技术,每一头猪每一天的生活轨迹都会被记录下来。

"如果有一头猪今天进食次数减少,或者躺着不动的时间有点长,我们都能及时知道,然后对它进行观察或者隔离。"倪金德说,智能耳标不仅方便管理,而且这份成长记录也是猪肉的品质保证。

粉碎饲料、喂食、净化空气、冲洗猪舍、处理"三废"……所有一切都在静悄悄但却有条不紊地运转中。生态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把人对猪的影响、猪场对环境的影响都降到了最低,同时又实现了猪的大规模饲养。目前,猪场生猪的存栏量大约是2万头。然而整个猪场只有6个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生产。

万亿级产业的痛点与机会

2016年底,峰瑞资本(FREES FUND)发布了投资人饶德孟花了3个月时间写出的调查报告《万亿养猪业爆发前夜,猪真的站在了风口上》。根据报告中的数据,2015年,中国猪肉的市场规模大约是 1.4 万亿元,猪肉年产量为5487万吨,年平均增速约11%。中国人2015年吃掉了约7亿头猪,平摊下来每人半头(约40公斤)。猪肉产量在中国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饶德孟分析了中国养猪业的未来趋势:第一是规模化趋势,环保要求的提高倒逼散户退出,整个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第二是在"自营"与"公司+农户"两种利润相近的模式中,"公司+农户"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扩张会更快。但是,自营模式在品质管控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在总结语中,饶德孟表示看好猪肉产业链环节,但他认为猪肉行业的存量增长比较有限,所以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效率,比如内部整合,或者结构调整。

峰瑞资本的这份报告与业内人士的感受基本一致。1.4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和11%的年增长率,毫无疑问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尽管存在"猪周期",但一位猪场老板告诉《浙商》记者,这一行"来钱很快"。只是,对一个行业而言,"来钱很快"往往意味着没有动力变革,行业存在的"痛点"长期以来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到2015年政府出台"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并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列入"限制养殖区"时,大部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猪场只能关门了事。

养猪能否成为一个既能满足消费者口腹之欲,又能与环境友好相容,并且干净体面的行业?花了7年时间,丁磊和网易味央的团队给出了一个答案。

良好的销售形势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网易味央团队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模式能否复制扩张。建一个猪场容易,但变革行业需要更多行业内外的参与者,甚至需要资本来推动。同行会不会效仿?资本是否感兴趣?都是猪肉之外更大的命题。


已有3条评论

7 载01月10日
说到底还不是有钱宣传好
宝利01月10日
猪还会自己上厕所?真假?
雨露01月10日
回复 宝利:这猪确实还比人过的好了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