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0

为什么这次“中美猪业高峰论坛”吸引了那么多人关注?(上)

焦点会议  

爱猪网讯 2016年9月19日,由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主办,南京农业大学《畜牧与兽医》杂志社、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隆重召开。

全景1.jpg

会议现场

南京农业大学与爱荷华州立大学依托两校的科技资源优势、人才智力优势和前沿的实用技术研发推广优势,以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养猪产业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动猪业生产的提升和发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40余位中美两国具有卓著科研成就和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专程到会进行专题演讲,引领业内迈上攻坚重大疫病防控和饲养水平创新的新台阶。与会嘉宾规模超过1000名。

全景2.jpg

会议现场

1主持.jpg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周继勇主持开幕式

2戴建君.jpg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戴建君致辞

3nolan.jpg

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院长Dr. Lisa K. Nolan致辞

4江.jpg

比利时浩卫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江礼议致辞

5张.jpg

江苏南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弦致辞

6勃林格.jpg

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公司高尚博士致辞

现场1.jpg

会议现场

——课题分享

《科学应对猪群健康挑战》

1jeffery.jpg

爱荷华州立大学Dr. Jeffery Zimmerman

Dr. Jeffery Zimmerman首先提到,可以通过提高认知、生物安全、群体免疫力、管理、健康数据监测等手段来改善猪群健康和生产力。由于养猪业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猪群规模扩大,改变了病原体的行为,从而对养猪业的从业者及兽医发起了挑战,因此,监测数据十分重要。

同时,他还提出,持续监测的唯一可行的选择是以口腔液为基础的采样,并分析了采集口腔液时应注意的要点,最后他表示,使用口腔黏液进行监测的优势是,口腔黏液样本易于采集,而使用固定空间采集口腔黏液和检测是有效的,并且,口腔液样本可用于检测或定期监测。

《养猪主要不是为了产猪肉,而是为了……》

2沈其荣.jpg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教授

沈其荣教授指出,一个存栏1万头的猪场,在行情好的时候一年卖猪可以赚150万,而如果把这些猪产的1500吨猪粪,通过生物发酵加工,一年可以赚225万!借此,沈其荣教授表示,可以把猪视为一种能够把饲料转化为化肥的生物反应器,未来,养猪的思路应当转变。

随后,沈其荣教授还详细讲解了不同肥料的定义及生产方式,其中,生物有机肥在改善土质、增加植物根系、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猪链球菌与猪链球菌病》

3陆承平.jpg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陆承平教授

陆承平教授详细介绍了猪链球菌的危害及研究进展。猪链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致猪链球菌病最主要的病原,根据细胞荚膜抗原的差异,分为33个血清型及相当数量无法定型的菌株,1、2、7、9型是猪的主要致病血清型,2型(SS2)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

研制新型的生物制剂是猪链球菌防控新的切入点。某些链球菌引致猪皮肤病,但临床表现缺乏明显特征,往往被忽略。

《中国养猪业发展展望》

4闫之春.jpg

新希望六和首席科学家闫之春博士

闫之春博士指出,从宏观意义上,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作为猪肉纯进口国、主要猪肉进口国,但是,影响我国养猪生产未来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市场缺乏优质优价机制、未来应运输冰鲜猪肉,减少运输活大猪、资源优势区域、城市化、法规、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其中,现代养猪的各项核心技术,在我国均需较大改进,当前最为突出的是种质改良和规模养殖的设施和方法。

最后,闫之春教授表示,展望中国未来养猪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的行业驱动因素,对比先进生产者的限制性因素,研究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十分重要;其次,养猪和猪肉生产短期内在中国仍将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完整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也将出现;冷链运输、法规调整、城市化将促使养猪业迅速向综合资源优势区转移;种猪改良、集约化设施应用、规模饲养技术将促成行业领导者出现,只有不断进步,才能生存发展。

《防控有道,一路相伴》

4.jpg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袁世山博士

袁世山博士首先指出了中国动保行业的现状,包括疫苗产能利用率低、新兽药研发问题突出等,而疫苗的关键特性在于免疫有效性及有效期、疫苗安全性、交叉免疫保护性等,目前国产疫苗可改进的地方包括研发队伍、新产品产权保护、产品研发管理体系、质量可控性、原辅材料等。弱毒疫苗的难点在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主要新发与再发猪病的防控》

5周继勇.jpg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周继勇教授

周继勇教授首先指出,当前猪病数量多的原因是准确判断困难以及管理工作不到位,并通过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病原检测结果介绍了新发和再发猪病的防控。根据研究,PCV2显著抑制CSFV复制,但PCV2复制不受CSFV感染的影响,PCV2会加重CSFV发病,从而降低CSFV疫苗免疫效果;再者,PCV2还会加重PRRV发病,降低PRRV疫苗免疫效果;因此,猪圆环病毒不管是先感染还是后感染,均抑制猪瘟和PRRSV疫苗病毒的复制。

随后,他介绍了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特点,通过每头份疫苗的抗原含量比较,ZJ/C株疫苗是目前所有PCV2商品化疫苗中抗原含量最高的,其效力检验方法是最难、最客观的方法。

《塞内卡病毒——猪新发病毒水泡病病原》

6yoon.jpg

爱荷华州立大学Dr. Kyounglin Yoon

Dr. Kyounglin Yoon介绍了水泡病对猪的危害,已知病原包括FMDV、SVDV、VEV、VSV等,病猪会产生发烧、采食量下降、跛行等临床症状。

同时,Dr. Kyounglin Yoon展示了试验检测的结果,并指出,目前暂无可用措施以防控SVA,暂无疫苗可使用,感染猪在之后3-5个月内有一定保护作用,可通过生物安全措施防范,必要时采取检测以及屠宰。

《为什么猪越来越难养?》

7赵茹茜.jpg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科点(博士点)负责人赵茹茜博士

赵茹茜博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动物源食品中,猪肉在我国的消费量高居榜首,占所有肉类消耗量的64%。猪的解剖结构、生理学特征,以及食性均与人类十分相似。有趣的是,猪的健康问题也与人类如出一辙。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猪越来越难养”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一,抗生素滥用严重破坏了猪的微生态平衡;其二,发育的关键“窗口期”应激增加了疾病易感性。因此,关注和倡导动物福利是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8王恬.jpg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副系主任王恬博士

8张昊.jpg

南京农业大学张昊博士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副系主任王恬博士及南京农业大学张昊博士从油脂在猪营养学中的应用,MCT在提高母猪、仔猪性能等方面的应用等,共同分享了《中链脂肪酸在猪饲养实践中的研究与应用》。

9邓衔柏.jpg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邓衔柏博士

邓衔柏博士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养殖环境入手,指出,猪场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场具体情况的疾病防控方案,并合理使用药物与治疗某些疾病,生产合格的安全食品,从而改善商品猪的生产性能与肉质。

10毛胜勇.jpg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毛胜勇教授

毛胜勇教授分享了《生物发酵饲料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12王湧.jpg

奥格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王湧

王湧分享了如何《利用理想微量元素模型降低分辨中重金属排放》。

13光明.jpg

上海市上海农场邹广彬总经理

上海市上海农场邹广彬总经理分享了上海农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实践与思考》。

现场5.jpg

会议现场

现场2.jpg

会议现场

展位_meitu_0.jpg

本次会议同时开设展位,供企业展示,图为参展企业吸引了许多参会嘉宾 

(爱猪网记者刘坤颖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