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3:佛法里的苦不是你理解的那个“苦”

迷哥 2016-08-17 16:20:12

佛法里的苦不是你理解的那个“苦”

文/战伟(爱猪网CEO 农牧新思维主讲人)

快乐和修行一点关系没有,人生在世无外乎快乐,这基本上是所有人的人生目标了,好像没有人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苦的,常规理解快乐与否和你想要的外在的事物有关系,和你“本心”没有关系,你认为有了一件漂亮衣服就快乐的那个感受,不是你“本心”发出的,那是“贪心”的的心而生,为什么会出现贪心,为什么我们要“自性或者见性”?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没有或者不会用“本心”面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比如别人的孩子怎么成绩这么好,我们自己的咋不行,攀比心出现,缘起来自对方成绩,而这个不是本心的,是外在事物导致出现的,但是你会说了,人得有梦想啊,如果不追求外在事物怎么生活,怎么有地位,怎么满足梦想啊,其实好多人往往把梦想“翻译”成外在事物的追求,比如要做一家公司,但其实最大的梦想应该是在“心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了,梦想才有可能实现,你看看多少成功的人,都是缘起具足之后的结果,但缘起在哪里?在“心”。找不到这里再外求再努力也白搭。修行的核心就是让心定住,让性戒住,但是唯有面对苦时才会出现戒,定的技法,快乐会使人是“麻木的”,缺乏理性的,所以说苦行僧就是一个道理。

人生是苦的,怎么理解?如果从哲学思维或者辩证法理解的话,应该是有苦就有甜,有甜就有苦,这样的一个辩证逻辑,按照世间法这是很合理的“原理”,但是为什么佛陀在菩提树下参悟多年得出的结论是,人生是苦的呢,并且他提出的“苦、集、灭、道”的佛法中,苦“首当其冲 ”.可见在这个佛家要论中“苦”的重要性,所以怎么从佛法中理解苦在世间法的意思是很重要的,不过有一点不得不提,现在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之间的区间也在这里,大乘是让人学会面对苦而得到快乐,但小乘佛教是通过修行达到“出离心”后,而消化掉苦的感受。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面对“苦”一个话题,人生是苦的这是一个类似牛顿定律之于自然界的这样的一个“律”,但我们往往忽视掉了,不管你怎么追求美好生活,你还是苦的,苦是起点,追求是路程,快乐是一个终点,得到快乐后,你又开始失去快乐,苦出现,然后你又进入下一个苦到快乐的周期。

所以人不断的是让在外的事物给我们带来快乐,比如你想买辆卡宴,当有条件买的时候,你很快乐,但最多一个月你这个快乐就消失了,所以人的快乐都是在外的事物带来的,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快乐=在外事物,当在外事物符合你客观条件时,这个等号就成立,当不符合时,快乐大于或者小于在外事物时,人就起贪念,有贪念就有苦了,所以人的心本质上是苦的,人生是苦的,我们一生的努力和生活就是知道一个道理而已。但是苦不是消极,不是苦大仇深的那个苦,不是苦逼的苦,这个苦是从轮道上理解人的本质,知道在人道这个世界的最高级的生存法则,获得修行脱离人道的机会。(爱猪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已有1条评论

0452008月17日
快乐的境界很高,短暂的快乐时间要珍惜!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