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稳定种猪群是蓝耳病防控核心

硕腾猪业 2016-08-15 09:05:00

u=2203555196,3823881250&fm=21&gp=0.jpg

防控蓝耳病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区分猪场的感染类型,确定要不要打疫苗;其次,根据流行病学分析筛选适合的毒株;然后进行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最后考虑疫苗的性价比。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感染类型分类方法,可将猪场分为4种。其中阴性猪场和种猪群稳定、肉猪群不活动两种,建议可以不打疫苗。种猪群稳定、肉猪群不活动的标准为母猪生产性能表现良好,产房仔猪成活率高、整齐度好,连续血清学监测显示抗原离散度低,肉猪没有任何蓝耳病相关临床表现,测不到抗原。而另外两类猪场,种猪群稳定、肉猪群活动和不稳定猪场建议一定要合理免疫蓝耳病疫苗。

目前中国市面上活疫苗毒株可分为3类6种。

如果用于蓝耳病爆发期的紧急接种,这6种疫苗对缓解症状,减少损失都有一定效果。徐敏解释说,猪场使用疫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发病,如何有效防范猪场未来可能感染的蓝耳病毒株,就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

根据2013年国际蓝耳病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08年,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占田间分离毒株的78%;2009年,上升到86%;2010年-2011年,数据上升到88.9%。当前我国流行的蓝耳病优势毒株是高致病性毒株,已经被广泛证实。

徐敏提醒学员,目前猪场面临的蓝耳病感染压力主要就是高致病性毒株,所以猪场的防控重点是高致病性蓝耳病,选择蓝耳病疫苗的时候,应该主要考虑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保护力。由于蓝耳病毒株之间的交叉保护是不确定的,选择与流行毒株同源性高的弱毒疫苗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关于疫苗如何合理的使用,徐敏建议大家:

对于种猪稳定病毒活动猪场,重点是找到肉猪病毒感染的时间点,在感染前3-4周免疫1针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种猪普免和跟胎都是可以的。

对于不稳定的猪场,迅速稳定种猪群是防控核心,需要把精力集中在种猪方面,建议采用普免措施,一年3-4次,如果更换疫苗毒株,首次免疫时最好间隔1个月连续免疫2次。对于不稳定猪场的仔猪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当前的发病情况制定临时的免疫策略。如果断奶后发病可以在产房14日龄前后免疫1针,断奶后加强1针。如果产房发病可以1周内免疫或滴鼻,断奶加强1针。

待种猪群稳定后,逐步调整仔猪的免疫程序,可以调整到断奶后1周免疫1针。蓝耳苗的使用需要结合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免疫效果和降低风险。定期的免疫监测对于蓝耳防控策略的指导意义重大。

疫苗接种的风险主要来源于猪群的感染状态。如果猪群已经有潜在感染或正在感染,接种弱毒活疫苗很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而这种反应一般与疫苗本身不是直接相关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疫苗,有的猪场接种很安全,有的猪场接种就会出现问题,实际是猪场感染状态的不同造成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疫苗的免疫甚至带来风险。这些因素包括猪场的管理方式和引种管理、应激因素、其他疾病感染和营养状况、霉菌毒素、新毒株的出现等等。为了减少风险,猪场需要从各方面着手,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控能力。疫苗免疫同时,结合针对性的保健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



已有1条评论

育肥猪德哥08月15日
专家观点不一样,该听谁的呢?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