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猪驯化在蓝耳病控制中的作用

信息发布员 2016-05-11 14:35:00

蓝耳病仍然对全球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兽医采取各种方法来控制和消灭蓝耳病,包括执行最严格的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但是猪群重新感染蓝耳病的风险依然很高。以我30年和蓝耳病斗争的经历,得出如下10条不可或缺的原则。如果遵守这些原则,那么我们有望得到蓝耳病阴性的断奶仔猪,这将作为下一步清除该病的前提。

21.png

后备猪驯化

在蓝耳病控制中,首当其冲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打破病毒在繁殖群中的循环。阴性后备猪进入蓝耳病阳性的猪场,则会感染蓝耳病;另一方面,先前感染过蓝耳病的成年母猪对异源性蓝耳病毒株也是易感的。

因此,后备猪驯化是控制蓝耳病感染的一项最为关键和有效的管理措施。阻止蓝耳病在生产母猪群的再循环,并建立坚强的免疫是至关重要的。有几个调查表明,猪群自然接触蓝耳病病毒后的2-3个月,成年猪当中仍有15%的个体保持蓝耳病阴性。

对断奶仔猪的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持续感染(定义是“在感染急性期之后,病原体继续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可维持157天。老母猪的持续感染时间稍短(持续135天)。如果这些动物排毒,则阴性或无免疫力猪只将受到感染,导致无规律的病毒循环,猪群表现出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检疫的基本原则

♦ 场外隔离饲养。如果可能,使用空气过滤系统(以免影响自己的猪群或临近猪群)。

♦ 关键因素:

1.后备猪驯化时的年龄一定要小,以保证充足的时间使病毒血症可以产生,且消退。

2.引进年龄不同的后备猪,要在同一时间引进。我个人的建议是3-4周龄至16-17周龄的猪皆可。

3.如果可能,尽量引进蓝耳病阴性的后备猪。如果不行,也要遵循同样的措施。

4.驯化区域必须全进全出。当后备猪完全驯化成熟(冷却下来,经计算全程要20-21周时间),可将其运送至一个缓冲区域,呆上21天,然后接受首次人工授精。此时猪只大约是200日龄。

驯化的后备猪转移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将所有驯化完成的后备猪进入繁殖区(Breeding       Area,BA)。这样后备猪从年龄上可分为13批(比如,假设你有一个500头母猪的猪场,母猪更新率50%,则你每批或每周需要至少5头经过驯化的后备母猪,则你总共需要驯化13批或65头后备猪)

第二个选择就是有2个驯化单元,每13-14个星期驯化一批后备猪。

记住:如果驯化区不是彻底清空、清洁、清洗、消毒和干燥,则不能用来作为后备猪的驯化场所。

让所有后备猪在同一时间接触活毒。

与农场同源的毒株或者/和:

使用弱毒疫苗(接触田间毒株至少3周后接种)

在21-25周龄重复免疫弱毒苗一次。

如果驯化措施得当,为了确保坚强的免疫,还应进行监测。

确定猪群暴露于活毒:驯化第7天,用口腔液体做PCR并测序(1个栏圈1条口腔采样绳)

确认病毒血症消失或持续:驯化第140天,用口腔液体做PCR并测序(1个栏圈1条口腔采样绳)

为什么后备猪驯化如此重要?

如今猪群更新率40-50%已成常态,故后备猪在猪群中占比甚高。

驯化可保证畜群中病原的稳定,如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等。

驯化可以使猪群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生产水平更好,从而增加投资回报。

经过驯化,可得到蓝耳病阴性的断奶仔猪,这是猪场蓝耳病稳定的第一步,可为将来蓝耳病的消除打下基础。


已有1条评论

云起云落05月17日
打那么多次,是有必要吗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