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养猪与加工业一体化发展之路” ——建明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行“激荡三十年—美国农牧企业的关键选择”

建明工业 2018-05-10 18:04:53

图片1.png

5月9日,北京——建明工业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激荡三十年——美国农牧企业的关键选择”论坛。会议邀请到泰森、史密斯菲尔德、美国农业统计公司以及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企业家和专家进行演讲,分享美国著名养殖企业在过去三十年进行产业垂直一体化的转型经验,以及美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来自中国的顶级农牧企业家,温氏集团名誉董事长温鹏程,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新希望六和股份总裁邓成,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总裁谢毅,云南神农集团董事长何祖训,新农集团董事长杨瑞生等众业界60多名顶尖企业家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建明工业总裁&CEO,Chris Nelson博士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这是一次对美国畜牧业非常完美的总结,这样一次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不光是中国企业家们受益,美国畜牧业也因此更加明晰了未来方向。

“中国农牧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除了来自政府和消费者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之外,更涉及到企业对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建明中国总裁甘智林博士在欢迎词中说,前瞻性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农牧行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链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欧洲和美国的企业在30年前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与挑战,我们很高兴能有机会倾听来自史密斯菲尔德、泰森、美国农业统计公司、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专家与我们分享的经验与故事。

会议分为生猪一体化转型、家禽一体化转型、饲料厂一体化转型三个主题。在生猪领域的主题探讨,由来自史密斯菲尔德生猪首席科技官Terry Coffey博士介绍。其基本观点如下:

生猪生产商业结构的演变

Terry Coffey博士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由于生猪生产是次于谷物种植的第二创业,因此猪粮比是农民养猪还是卖玉米的选择信号,那个时期,养猪场在养猪设施上投入低,甚至很多都没有固定产房等,这一阶段仍然由小型兼职生产者主导。

到80年代中期,北卡罗来纳州出现了专业化生猪生产公司,参照当地火鸡生产模式,饲料厂生产饲料,育种企业提供种苗,产品卖给屠宰场——这样的专业化生产公司。

至90年代初,北卡州就出现了大量的养猪公司,规模在25000-75000头母猪,要远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企业开始使用复杂的会计计算和猪群管理软件来控制成本和管理生产,企业考核整体利润,从原料采购到饲料生产、猪只生产到销售。聚焦提升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

再至2000年,生猪生产和加工是紧密结合的,但并没有完全被加工厂收购。后来企业整合将在饲料制造、现场生产和屠宰/加工过程中出现,确保更少的利润波动,以保证持续增长,

图片4.png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的优势

作为一体化公司,史密斯菲尔德成功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并取得了较强的市场优势。Terry Coffey博士说,史密斯菲尔德最大的优势是它整合了消费者的所有要求,并提供持续一致的产品,这是发展的根基。

同时,史密斯菲尔德主导了整个猪肉出品的过程,从饲料生产,到养殖,再到加工,企业都拥有自主能力,并不会计较某一个环节的利润,因此能够保证产品更符合消费者要求。

另外,企业拥有整个产业链的反馈机制,利用反馈机制,改进猪肉产业链系统、完善产品价值,这在别处是无法实现的

未来一条龙企业的挑战

Terry Coffey博士认为,未来一条龙企业首要压力来自于员工的雇佣和存留。其次,需要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比如动物福利、抗生素使用和痛点管理等。

企业需要持续占有市场、屠宰能力进一步增加、疫病预防与管理等,都是Terry博士认为的未来企业都需要面临的挑战。

此外,本次会议上,还包括一些关于家禽、饲料行业未来趋势等详细内容,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展现。美国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在会后致辞,对中国企业家到大使馆做客表示欢迎,也希望大家能够收获。

60多名国内著名企业家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使馆接受鸡尾酒会招待。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