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周第2篇】《定见未来》:养猪产业的未来在哪里?

中国猪业总裁读书会 2018-01-30 17:32:07

9.5.jpg

文/战伟(爱猪网CEO 中国猪业总裁读书会发起人) 

每年年底或者年初,大小养殖企业都会关注产业趋势,都焦虑于未来在哪里?都惧怕自己或者自己的企业死在机会来临之前,也滋生了各种具有标签化的人开始在各种论坛上,分享他们对未来的认知,告诉大家他们认为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一般有这么几个角色给大家提供对未来景象描述的服务:

第一,具有政府、协会等双层角色的领导。往往从政策解读或者产业相关数据展示,为行业提供变化分析的导向。比如现在养猪产业的布局分布就来自政策对环保重视而出现的政策指引,并划分出清晰的养猪分布地图。或者每年告诉你有多少生猪出栏,有多少母猪存栏等相关数据。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不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是你怎么看,从哪个角度思考。

第二,在某个细分领域能做到头部位置的龙头企业比如温氏、牧原、大北农、海大等。因他们依靠自身模式的创新,在未知的区域中走出了一条别人以前不敢走或者别人本身就看不明白的路后,多数跟随者就会认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战略就代表了未来。的确,当一个产业形成寡头的时候,寡头的战略方向往往代表了产业发展的趋势,但也不能独断。比如互联网领域的BAT,就是百度、腾讯和阿里,他们占据的市场够大了吧。但还是出现了京东、滴滴和美团这样的大企业。不过,对于农业而言,的确在颠覆力上不如新兴科技领域,因为它离自然和生物逻辑太近了。

第三,具有高校背景的专家教授。有一句玩笑话可以描述教授或者高校专家的角色,就是把简单的现象复杂化。这个看起来有点玩味的话,但其实是在褒奖他们。教授或者专家的职责就是在纷乱的现象中洞察出背后的逻辑,然后把这些逻辑进行理论化,这些理论知识和体系可以指导企业在商业上的践行,避免走弯路,也可为新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不过,还是要客观理论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教授会把现象理解错误、或者研究方法论导致产生现象的原因没有研究透,会产生构想大于现实或者构想超前的情况的出现。

另外还有给产业或者提供咨询服务的人,甚至包括像我这样的做媒体和知识服务的角色也都参与到了为大家分析未来的队伍里来了。不过,这些角色给大家分享的未来,真的就是未来的面貌吗?

《定见未来》这本书中,提出一个对于未来的描述:“未来就在现实当中”,该洞见值得我们反思。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温氏和新希望同时成立了公司,他们自己估计都没有想到会在各自领域创造了未来。彼时,他们肯定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成长路线,温氏依靠“公司+农户”的模式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新希望也没有想到今天在农牧产业链的产业地位。所以真正的未来就在现实当中,我们孜孜追求的那个“未来”或者趋势,往往由我们当前做的事情一步步的结合在一起造就的。

记得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还有一个对未来的认知,他在书中举了马克思的例子以求证实自己的观点。他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马克思当时就预测,说未来无产阶级必然取代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肯定是无产阶级当政的社会结构。我相信这个观点,你在学习中国的政治学科的时候肯定被教育过,不管是小学还是大学学到的。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西方的社会结构仍然是资产阶级当政,也就是说马克思先生没有预测对。但是,其实不然,正是马克思的这个论断,让当时的资产阶级开始反思,开始关注社会福利,开始改善工厂的工作环境,通过自我修正满足了无产阶级的需求后,避免了未来的实现。

所以我们可以看的出,未来这个东西,它没有喜好,它不会单纯的属于谁,也没有任何属性而言,它就在那里存在,好比那座山就在那里屹立着一样客观。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客观的现实和自身的需求规划怎么开发这座大山的资源。所以未来是在现实当中的,不在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成功后走出的那条路,那条路它走了就不属于你了。你的未来就是你今天手中做的事情,这个事情不管是大是小,未来可能在这件事的正前方,也可能在这件事的正后方,怎么看到它?

恭喜你已经读完1周5篇文章精读1本书的第2篇,敬请期待第3篇。

8启动.jpg

(爱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已有3条评论

彭碧慧01月30日
或者一些龙头企业是我们学习的方向,但他们模式符不符合,还是要看自己企业内部
李杰01月30日
方向的东西很难抓住的,要三思而后行的
一表人才01月30日
一直有关注这个栏目,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关闭
关闭